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、關于宗教工作重要論述和習近平法治思想,貫徹落實中央、省委、是為民族工作會議和全國、全省、全市宗教工作會議精神,根據《河南科技職業(yè)大學關于開展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規(guī)宣傳月活動的通知》(校黨發(fā)〔2024〕 41號)文件要求,結合學院實際,特召開中共9001cc金沙委員會理論中心組學習。
牛永偉書記會上強調: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、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,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務。我院黨委要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,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,各領導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,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領,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(yè)做出應有貢獻。

學院黨委紀檢委員任燦燦同志講到: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基礎在于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,促進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、相互欣賞,相互學習、相互借鑒,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。一方面,深入開展黨史、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(fā)展史宣傳教育,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、歷史觀、民族觀、文化觀、宗教觀。另一方面,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,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學院教育全過程,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植入學生的心靈深處。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、中華民族、中華文化、中國共產黨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,推動各民族形成包容性更強、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,共建美好家園,共創(chuàng)美好未來。

學院黨委宣傳委員梁淑慧同志講到: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牢固樹立國情意識,核心在于不斷增強“五個認同”,必須正確樹立、真正樹牢政治觀、民族觀、國家觀、歷史觀、文化觀,實踐途徑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關鍵在于努力實現共建共享。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(tǒng)一作為各民族利益,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限度凝聚起來,同心同德為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。民族團結是社會穩(wěn)定的重要政治基礎,祖國統(tǒng)一、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之福,祖國分裂、民族沖突是各族人民之禍,加強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。
最后王力偉書記再次強調:沒有民族的和睦相處,就沒有社會的安定團結;沒有社會的安定團結,就沒有國家的繁榮發(fā)展;沒有國家的繁榮發(fā)展,就沒有各民族的興旺昌盛。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、心連心,團結一致,才能眾志成城,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。希望各位領導發(fā)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,提升政治站位,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